冬日里的臘八豆腐
臘八豆腐是我縣的民間風(fēng)味特產(chǎn),也是冬季里的食俗。在天冷以后,特別是“臘八”前后,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,久而久之,民間將這種自然曬制的豆腐稱作“臘八豆腐”。
臘八豆腐與普通豆腐的做法大同小異,首先將黃豆做成豆腐花,然后加入八角水、辣椒末,然后將豆花倒入布袋。隨后收緊袋子,反復(fù)揉搓捶打,擠出多余水分,并用長約10厘米的竹筒套在束緊的袋口,使袋中的豆花更加結(jié)實緊湊,越緊做出來的豆腐越有嚼勁。最后抹上鹽水,置于冬日溫和的太陽下或者烘箱內(nèi)慢慢烤曬,使鹽分逐漸吸入,水分也漸曬干,即成臘八豆腐。
西遞鎮(zhèn)石印村村民余妙園介紹:臘八豆腐的制作流程比一般的豆腐制作要多幾道工序,需要用到模具,經(jīng)過反復(fù)的揉、拍、錘、壓等工序,使其更加的具有嚼勁。
在石印村家家戶戶都會制作并喜食臘八豆腐,其歷史可以追隨至明清時期。臘八豆腐的做法多種多樣,既可以涼拌也能用于炒菜,最家常的做法就是臘八豆腐炒萵筍。將臘八豆腐切成薄片,萵筍切成塊狀,放入鍋中爆炒,炒熟即可食用。萵筍翠綠鮮嫩,臘八豆腐色澤黃潤如玉,聞起來噴香四溢,食欲頓生;品嘗時,入口松軟,咸中帶甜,又香又鮮。
西遞鎮(zhèn)石印村村民楊欣怡介紹:這個菜用我們特有的徽州的臘八豆腐和我們時令蔬菜萵筍炒制而成,它既有我們臘八豆腐的咸香也有我們?nèi)n筍的清甜,組合在一起非常的鮮美,有種獨特的風(fēng)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