匾額用詞:山水清音
有這樣的一幅匾額,讓人拍手稱慶,那就是“山水清音”。雖是好事者搬遷而來,卻也在庭院里,撐起一方天空,恰如其分地符合古徽州的山水觀念。
古來的徽州,地理位置偏僻,藏身在萬千丘陵間。雖說田少山多,土地貧瘠,養(yǎng)民的物資多從江河輸入,但是這里是得天獨厚的休養(yǎng)生息好去處。中國古人很講究山水一體論,最早的山水詩始祖謝靈運就特別推崇山水:昏旦變氣候,山水含清暉。南方的美景隨著歷代的不斷開發(fā),不斷深入人心,成為人們修養(yǎng)性情和躲避戰(zhàn)亂的世外桃源。
初聽怡我情,靜理會我心。
蕭然夜方半,山水發(fā)清音。
——清代·牛燾《夜聽松風》
黟縣歷來被稱為小桃源,特殊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,使得這里的商人不像其他商賈,求得萬貫家私后,總是建造豪宅庭院。他們大多是回轉(zhuǎn)山區(qū)的田園,造福鄉(xiāng)梓。一方面是承載傳統(tǒng)的孝道,頤養(yǎng)天年;另一方面,樂善好施,否極泰來。
商海的浮沉,深知立身的艱難。從來商人的身份是不被看重的,特別是明清時期,“萬般皆下品,惟有讀書高”,更加顯得讀書入仕的重要性,一時之間,追求功名也是徽州商人的目標。不過就是因為傳統(tǒng)的思想觀念,容不下他們這些出身卑賤的商人。
傷心欲絕,微妙的人情世故,讓他們明白得饒人處且饒人。不要去計較毫厘得失。就如元代詩人元好問在《水調(diào)歌頭·與李長源游龍門》中的詞中所說。
平生夢想佳處,留眼更登臨。我有一卮芳酒,喚取山花山鳥,伴我醉時吟。何必絲與竹,山水有清音。
徽州人很講究自身的修養(yǎng),否則以和為貴、財不外露這些為人處世的原則,就不會給后人產(chǎn)生重大的影響?;罩莸墓糯迓?,很講究家族的聚居,即使是外來居民,他們也是極力地和睦相處。
山有水,就是活的山;水有山,才是靈水。劉禹錫在《陋室銘》中有: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。水不在深,有龍則靈。山水清音聽未了。誰不想在這青山綠水中求得一生的平平安安?